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精功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始创于1968年,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4年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02006),系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首批上市公司,公司定位于专用装备技术的引领者与产业升级的推动者,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专用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装备、新型建筑节能专用装备、轻纺专用装备、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系国内太阳能光伏工艺研究及太阳能光伏专用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国内一流的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装备生产企业;国际上种类齐全、极具争力的钢结构建筑、新型建材专用装备的知名企业;国内知名的轻纺专用装备生产基地,多个细分产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公司定位于专用装备技术的引领者与产业升级的推动者,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专用装备、新型建筑节能专用设备、轻纺专用设备、碳纤维专用设备、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系国内太阳能光伏工艺研究及太阳能光伏专用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国内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整线和碳纤维微波石墨化生产线的厂商;国际上种类齐全、极具竞争力的钢结构建筑、新型建材专用设备的知名企业;国内知名的轻纺专用设备生产基地。多个细分产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中,主导产品光伏专用装备、建筑建材专用设备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轻纺专用设备市场占有率达65%以上。
{{cateArr[index][0].introduction}}
2月7日下午,柯桥区全区干部大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区行政中心召开。区委书记陈豪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袁建主持会议,区领导朱晓董、孟柏干、吴海洋、陈利华等参加。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柯桥区各项经济工作,部署落实新一年任务和举措。同时,会议表彰了2021年度柯桥区有关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金越顺同志应邀参会,并荣获柯桥区“改革发展贡献奖(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
人力资源是精功科技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公司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以人兴企”的用人理念,构筑学习型组织,创立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的人才战略是精功科技不懈的追求。
精功科技于1972年6月成立党支部,2006年9月升级为党总支,2009年6月升级为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拥有党员90名。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精功科技的党委工作一直以来注重“党建+专业”的发展思路,以“技术型党建”为特色,培养团队,发掘人才。牢固树立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党建引领企业发展上,突出把党建融入技术提升之中,认真把握方向、管理大局,以“三专”、“双带”为模式,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公司”或“精功科技”)由精功集团有限公司控股,2000年9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04年6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002006。公司系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优秀创新企业、中国太阳能光伏设备优秀供应商、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建材机械行业20强企业、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20强及龙头企业、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光伏产业联盟首批发起单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响应“一带一路” ,看中国光伏企业在沿线国家的布局
2017-07-01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沿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中国光伏留给全球光伏行业的只是“背影”,与汪国真《热爱生命》的意境不谋而合。
查看详情 >
2017年上半年全球太阳能行业分析展望
2017-06-23
市面出售的太阳能设备泛滥意味着,2017 年供应商面临具有挑战的运营环境,美国、欧盟和中国这类重要市场的需求增长放缓。
一年时间,金刚线切割将如何规模化覆盖多晶硅片领域
2017-06-09
金刚线成为多晶硅片厂商不得不抓住的机会。多晶厂商也希望通过这个已经被单晶产线广泛利用的技术加快降低成本的速度,以求市场份额不会下滑太快——过去两年单晶一直在抢占多晶的市场份额。
光伏价格趋势:多重因素汇聚 市场需求向7月延伸
多重因素汇聚,造成光伏行业的市场需求向7月延伸。据了解,本周除电池片环节外,其余环节涨幅有限,然而因为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第三地产能不足造成台湾和中国大陆的需求差异化等因素,各环节价格还是普遍上涨。
多晶电池效率突破21.9%,奠定6:2:2市场格局
2017-03-11
近期,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SE)通过TOPCon这样的N型技术,成功将多晶电池的效率提高到21.9%,再一次突破了业内认定的多晶电池效率20%的极限值,也比主流单晶的19.6-19.8%以及“单晶+PERC”更高。
新材料政策暖风袭来
2017-03-18
日前,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到2020年,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超过70%,新材料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初步完善,并明确了材料发展重点方向。
我国多晶硅产能将持续释放
2017-03-25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统计,截止到2月底,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仍为17家,有效产能共计22万吨/年,较2016年底净增1万吨/年,主要来自新特能源、洛阳中硅等技术改造扩产和优化产能释放。根据其他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扩产进度来看,截止2017年中,国内多晶硅年产能将达到25万吨/年左右。